冒充印度小叶紫檀木材有哪些?
近不少人发现红木市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国内红木家具市场行情偏冷步入盘整期,二是国际红木原材料市场依然坚挺,尤其是紫檀、黄花梨、大红酸枝高端材料市场稀缺大料不跌反升。喜欢收藏、赏玩红木的发烧友可以借此思考自己的下一步“玩法”。笔者采访了中国紫檀观察家,他对市场长远趋势和收藏投资紫檀方面提出了几点宝贵建议:印度小叶紫檀的稀有从早前该国政府组织的一场木料拍卖中也可窥见一斑,这场拍卖的紫檀木料被分成若干等级,能做家具的中等以上材料都被拍到了每吨20万美元以上,更好的料每吨3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每吨125万~220万的天价。
一是进入国内材料越来越多的非洲血檀(学名染料紫檀),主要产于赞比亚、尼日利亚、刚果等国,锯解后有股奶油味,纹理较密似针尖状,比重比紫檀低,雕刻出来的纹路比紫檀略显粗糙。因个体差异大,有的血檀泛黄泛白。
二是所谓“印度北部料”和“尼泊尔料”,一直传得很神秘,但谁都未明确提供到底产自印度北部哪个地方,还有人说产于斯里兰卡或尼泊尔。该料比小叶紫檀大,有酸味,纹理细,像血檀,有大料,大都弯曲,品相不如紫檀。
三是大叶紫檀(卢氏黑黄檀),产于马达加斯加,上世纪进入中国曾被认为是檀香紫檀,包括一些木材专家和文物专家都看走过眼,后来在原产国帮助下还其本来面目。大叶紫檀属于黑酸枝,开料后有酸味,呈深红色,时间长会变浅。
四是非洲“红花梨”,主要产于非洲的尼日利亚、喀麦隆、扎伊尔、刚果等国。开料后颜色鲜红,氧化后呈砖红色。密度只有0.8,不沉水,有牛毛纹但很粗,纹理疏松,肉眼可以看出与紫檀的差别。
五是科特迪瓦紫檀(简称“科檀”),它不属于红木国标树种。密度较轻,开料后无檀香味,油脂少,初呈浅红色,时间久会发黄。
六是阔变豆,主要产自南美洲巴西、墨西哥、秘鲁等地。有些阔变豆锯解后变成紫黑色,与紫檀木外观相近,很容易和紫檀混淆。但其密度小于紫檀。
这些木料掺假方式不同。印度北部料和血檀干脆当紫檀卖,蒙蔽不懂行者。也有把它们混入紫檀使用,降低成本。
近不少人发现红木市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国内红木家具市场行情偏冷步入盘整期,二是国际红木原材料市场依然坚挺,尤其是紫檀、黄花梨、大红酸枝高端材料市场稀缺大料不跌反升。喜欢收藏、赏玩红木的发烧友可以借此思考自己的下一步“玩法”。笔者采访了中国紫檀观察家,他对市场长远趋势和收藏投资紫檀方面提出了几点宝贵建议:印度小叶紫檀的稀有从早前该国政府组织的一场木料拍卖中也可窥见一斑,这场拍卖的紫檀木料被分成若干等级,能做家具的中等以上材料都被拍到了每吨20万美元以上,更好的料每吨3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每吨125万~220万的天价。
一是进入国内材料越来越多的非洲血檀(学名染料紫檀),主要产于赞比亚、尼日利亚、刚果等国,锯解后有股奶油味,纹理较密似针尖状,比重比紫檀低,雕刻出来的纹路比紫檀略显粗糙。因个体差异大,有的血檀泛黄泛白。
二是所谓“印度北部料”和“尼泊尔料”,一直传得很神秘,但谁都未明确提供到底产自印度北部哪个地方,还有人说产于斯里兰卡或尼泊尔。该料比小叶紫檀大,有酸味,纹理细,像血檀,有大料,大都弯曲,品相不如紫檀。
三是大叶紫檀(卢氏黑黄檀),产于马达加斯加,上世纪进入中国曾被认为是檀香紫檀,包括一些木材专家和文物专家都看走过眼,后来在原产国帮助下还其本来面目。大叶紫檀属于黑酸枝,开料后有酸味,呈深红色,时间长会变浅。
四是非洲“红花梨”,主要产于非洲的尼日利亚、喀麦隆、扎伊尔、刚果等国。开料后颜色鲜红,氧化后呈砖红色。密度只有0.8,不沉水,有牛毛纹但很粗,纹理疏松,肉眼可以看出与紫檀的差别。
五是科特迪瓦紫檀(简称“科檀”),它不属于红木国标树种。密度较轻,开料后无檀香味,油脂少,初呈浅红色,时间久会发黄。
六是阔变豆,主要产自南美洲巴西、墨西哥、秘鲁等地。有些阔变豆锯解后变成紫黑色,与紫檀木外观相近,很容易和紫檀混淆。但其密度小于紫檀。
这些木料掺假方式不同。印度北部料和血檀干脆当紫檀卖,蒙蔽不懂行者。也有把它们混入紫檀使用,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