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详情
EGESE易泽思从古代大漆到木蜡油——理想涂料之路
Phil 飞儿 2017-02-10
一:“漆”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把漆器制造发展成为一种专门工艺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漆(lacquer)的历史非常悠久,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一只髹(音xiu,指为器物涂漆)漆木碗,距今已有7000多年。根据史料推测,在新石器时期,古人就已经认识到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漆”字的构成也可佐证:漆来源于漆树。《庄子•人世间》中有语:“漆可用,故割之”,是中国最早关于采割生漆的记载。
二:大漆和漆树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以前的人们并不知道制作大漆所依据的化学原理,而是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实践掌握了大漆的奥秘。从漆树中自然分泌出来的漆液,经日晒后会形成黑色发亮的漆膜,这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并寻思怎么利用。慢慢的,人们学会了从漆树中收集更多漆液,把它刷在器物上,就成了原始的漆器。漆树的人工栽培应运而生,《诗经》记载:“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曰,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桐、梓、漆”,表明在先秦时期,漆树就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树种。


   漆树的特征
八年以上的漆树可以产漆,漆农用蚌壳割开树皮,将蚌壳或竹片插在刀口下方,采集的漆液汇入木桶后,用油纸密封保存。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叫生漆,而熟漆是指经过日照、搅拌,掺入桐油氧化后的生漆。漆液的主要成份是漆酚,其他还有树胶质、氮、水分及微量的挥发酸等,刚割取的漆液呈乳白色粘稠状,接触空气后氧化颜色慢慢变深,最后成为栗壳色。生漆很难调成鲜艳的色漆,因为生漆本身色泽深沉,颜料加入其中,很容易被生漆原色征服,所以古代漆器大多是黑、朱二色。
                   

流了大概两个小时的漆液,已经从乳白变成栗壳色

大漆涂装应用源源流长,古今中外闻名,其对环境影响小,具有防水、防虫、杀菌、防腐的功效外,漆料对酸性、盐分、潮湿的耐力强。其功能不仅能美化,更能保护器物,一直被视为理想涂料的首选,漆业因此非常昌盛,经久不衰。                                              
虽然大漆属于天然植物漆,但是有些人接触未干的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这是大漆过敏症。一般来说,无需特别治疗,七天左右就会自愈。
  大漆在20世纪遭遇了的真正挑战。由于大漆本身存在品种单一、劳动生产率低、批量化程度低、成本高等局限,随着现代化学涂料的出现,大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窄。由于化学涂料原料廉价、批量生产容易、成本低、功能多、应用广泛,几乎取代了这种应用千年的传统涂料。
三:桐油                                                                                 
因为大漆的产量有限,古人又找到了桐油,桐油比大漆更容易获得,成本更低,因此古人常常在漆中掺入桐油,油和漆混合,取长补短,物尽其用,可谓创举,油漆(paint)一词就是这么产生的。
               

桐油是将采摘的桐树种子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工业用植物油。油桐种子含油率一般在35%以上,其中种仁含油率60%左右。生桐油也叫胚油,外观淡黄,干燥速度较慢,而且漆膜的透明性和粘性较差,不能直接用作涂装。生桐油经过高温熬制,并添加松香(rosin)作为干燥剂,经精密过滤后成为熟桐油,稳定性和涂装效果大为改进,油膜质感明显,既具有一定的硬度,又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弹性,但抗老化性能不及大漆。

                       

熟桐油和生桐油的颜色区别明显

熟桐油熬制工艺比较复杂,对油温敏感度高,市面上的桐油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可以用于涂装,但无法保证可预期的效果。一些质量不佳的熟桐油的油膜会出现霜花、网纹、丝纹等现象。历史上,桐油最常见的用处是古代木建筑的防腐,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效果颇佳。

桐油内含的桐酸对黏膜有刺激性,吸收后会损害肝和肾,生桐油挥发的桐酸气味比熟桐油大很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桐油的外观与食用油类似,但不能吃,如果误食会导致剧烈呕吐。如果食用油中混入少量桐油,则更危险,长期食用可能引发亚急性中毒。
四:蜂蜡                                                                                  
有些家具在制作时,为了防止气候影响带来的影响,也采用蜂蜡进行表面涂装。蜂蜡的主要成分是酯,刚分泌出来的蜂蜡是白色透明的,即wax scale,经工蜂咀嚼后,变成不透明状,被建成蜂巢后,长期受蜂胶和花粉油的混合,才变为大家熟悉的黄色。蜂蜡的产量较小,全球每年仅生产10000吨蜂蜡。所以,纯蜂蜡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用于家具涂装的大多是混合蜡,在蜂蜡中添加了石蜡、松香等物质。石蜡一般从石油中直接提取,通常情况下,石蜡被认为是无毒的,但在工业提取过程往往会掺杂一些重金属残留物。
                                                     

蜂蜡和石蜡

由于蜂蜡是一种惰性物质,与木材本身的树脂和水分是不相溶的,可在木头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绝水份并增进表面的光泽质感,延长使用年限;同时蜡不会完全密封木头原有气孔,不会影响天然香味的散发和热涨冷缩的呼吸作用。上蜡一般使用烫蜡的工艺,这样可以使液体状的蜡浸入木材纤维。 
打蜡后的家具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表面会产生“包浆”,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滋润木材。虽然蜂蜡无法掩饰木材本身的色差,保护效力也不如漆的完全隔离,却是更能维持木头本身美感的方式。蜂蜡的两个限制因素是:一,价格昂贵。二。烫蜡工艺复杂,不适合现代化生产操作。
五:核桃油
核桃油(walnut oil)擦拭过的家具非常光亮,这种用法在民间也很流行,但它从根本上并不适合作为木材的涂装材料。
                             

  核桃,营养丰富

六:水性漆和油性漆核桃油和桐油虽然都是植物油,但区别在于核桃油是一种活性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0%,渗入木材后会分解木质纤维,降低木材的强度,从而影响家具的使用寿命。核桃油用作食用油才是正道,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它对软化血管、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有积极作用。另外和蜂蜡相比,核桃油擦拭过的家具更容易吸灰,由于富含营养,还容易成为螨虫和细菌的滋生地。
水性漆和油性漆比较科学的称谓应该是水性涂料和溶剂型涂料。涂料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成膜物质、颜料、分散介质(solvent)和助剂。分散介质也叫溶剂,作用是将涂料中的成膜物质溶解或分散成均匀的液态,以便于施工成膜,分散介质在施工后会挥发到空气中。                                                     
水性涂料和溶剂型涂料的区别就在于分散介质不同。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的涂料称为水性涂料。水性涂料是以可溶于水的树脂作为成膜物,以聚乙烯醇及其各种改性物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水溶醇酸树脂、水溶环氧树脂等。
以有机溶剂为分散介质的涂料称为溶剂型涂料(油性漆/油漆)。有机溶剂主是烃类,其余是酮、醇、乙二醇、醚、酯、硝基支链烷烃等等,这类极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是油漆危害环境和健康的主要原因,就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VOC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并不相同,轻微的症状可能包括:呼吸道刺激、眼睛刺激、头疼、头昏、皮肤过敏、疲倦等等,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肝肾损伤或者致癌。另外,VOC还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诱因。                                                                    
现代化工产业发展初期,几乎所有的涂料都是溶剂型涂料,后来才出现了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光固化涂料等,为了减少VOC的排放,美国首先制定了限制使用溶剂的法规,要求涂料向水性体系过渡。我国在2008年出台了一部《涂料行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在未来10年,将大幅削减传统溶剂涂料的比例,使其所占份额由目前的50%锐减至5%。用10~15年时间,对传统涂料产业实行新技术改造,最终将传统溶剂涂料市场份额缩减至1%以下。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要实现规划的目标并不容易。水性涂料对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更为苛刻,应用场合因此受限。
七:木蜡油
木蜡油的主要成分是亚麻籽油、向日葵油、豆油、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氧化铁、环保有机颜料!原料主要以精练亚麻油、棕榈蜡等天然植物油与植物蜡并配合其它一些天然成分融合而成,调色所用的颜料为环保型有机颜料。作用的原理相当于对桐油+蜂蜡传统组合的改进(但是木蜡油里面不含有桐油,因桐油侵泡效果好,涂刷它的渗透性不好,而且需要形成漆膜)。木蜡油中的油能渗透进木材内部,给予木材深层滋润养护;蜡能与木材纤维紧密结合,增强表面硬度,防水防污,耐磨耐擦,这样的黄金组合给木材提供了最为出色的养护和装饰效果。


木蜡油的主要成分都是天然植物原料

不再通过全封闭的漆膜来保护木制品,是木蜡油来给涂料业的一次创举。经木蜡油处理的木材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天然纹理,而且可以提供一种肌肤般的触感,而通常的油漆会在木材表面形成一层塑料般的漆膜,使得不论何种木材,摸起来都是冷冰冰的高分子材料。木蜡油的主体构成是植物油,调色则用氧化铁等颜料,从原料上杜绝了苯类、甲醛等有毒有害的挥发物,其环保性能因此超过了水性漆,而且无论从制造还是从使用的角度,木蜡油消耗的环境资源更少,对生态和健康更有好处。
木蜡油处理的木制品与人更为亲近,施工操作都很简单,只需用刷子或干净的棉布擦拭1-2遍,晾干后用百洁布稍加打磨抛光就完成了。并且翻新简单,只需擦拭表面至干净,重新擦拭一遍木蜡油即可,节约了翻新时间和成本。
评判油漆效果会比较强调漆膜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是木蜡油的抗磨原理与之不同,可谓一刚一柔。聚氨酯漆的漆膜虽硬,看起来平整光亮,但是缺乏韧性,很容易发生开裂、起翘脱落等问题,而且使用过程中容易留下划痕,且难以修复,重新翻新难度大成本高。而木蜡油渗入木材表面,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木材本身柔性来抗磨,不会有明显的划痕,极易修复,自己动手即可,这样用上几十年丝毫没有问题。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木蜡油是无法遮丑的,甚至还会加深木材本身的色差。这一点可能是大部分家具品牌不愿使用木蜡油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个缺点也是它的优点。木头是天然材料,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当然不只是完美的纹理,还会有树节、树瘤甚至虫蛀的痕迹,如果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态来看待,善加利用,不仅能够美化生活,还会帮助我们映照出理解生命形态的路径。
结语:
理想涂料的探索之路曲折而漫长。沿用千年的大漆,一直被视为理想涂料的代表。然而近百年来化学工业的发展进步,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了大漆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现代涂料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人类对环保和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推动着溶剂型涂料向水性体系过渡。上世纪80年代,木蜡油在欧洲出现并很快流行起来,它满足了人们追求天然的内在需求,真正回到了早期植物涂料的传统中去。
北京双弛同达有限公司为了向大家提供更为安全环保的木器涂料,早在2006年就开始借鉴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和国外先进科技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国自主品牌木蜡油的研究,并与2008年正式研发成功并上市了EGESE易泽思木蜡油。产品的性能和技术一直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易泽思争做优秀民族品牌,坚信:民族的一定是世界的。

传统植物油涂料和木蜡油及油漆水性漆保护原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