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之雅君子笔筒【批木网】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翰墨飘香之雅君子笔筒【批木网】
笔筒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喜爱的文房用品之一,它既可供使用,又可作观赏,因而书房的陈设高雅便成为品评文采的标准之一,各种式样精美的笔筒应运而生,许多供皇室御用的笔筒,成为中国历代工艺品宝库中的精品。
【批木网】笔筒
一片山花落笔床。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山房春事》中的经典诗句。笔床就是笔筒的前身,唐时的笔床是将毛笔横卧其上,如人卧床。一只笔床上至多可放三四管笔。虽然造型新巧,但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在古代文人中,如果没有讲究的、有格调的文房用具,那么作为一个文人,他的修养乃至做人的品质都是要遭到质疑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得以看到这些材质考究,制作严谨,韵味十足的形形色色的笔筒。这些流传于世的艺术品,不知经过了多少文人细心地擦拭与触摸,也不知在书房案头上,激发了多少才子的玄思冥想。这些笔筒身上,至今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一般来讲,文化含量越高的笔筒价值越高。所以选择笔筒收藏时,不管是什么材质,都应该首先选择名家的作品。清代中晚期的文化气息很浓,文人墨客、诗画名家在笔筒上下工夫很足,所以笔筒上有名人题诗、作画、题印的就比一般的笔筒价值要高。除此之外,再看笔筒的材质、工艺水平、艺术水平以及它的品相。目前有收藏价值的笔筒的材质大致分为五大类:瓷、木、竹、漆、玉和象牙。在拍卖场上,出现数量较多的是瓷笔筒。
瓷笔筒。中国自宋代起已出现陶瓷笔筒。明代初期,文具爱好之风兴盛,各种式样精美的笔筒应运而生。其中,五彩瓷、青花瓷笔筒最为流行。
到了清代,瓷笔筒制作工艺更为讲究。许多皇室御用的笔筒成为中国历代工艺品宝库中的精品。康熙即位后,非常重视瓷器烧制,特别是文房用瓷。在他执政期间,文房用瓷的烧制数量和工艺水平都到达了历史最高峰。据记载,当时在景德镇御窑场内烧制了大量瓷质文房用具,其种类之丰富,制作之华美,造型之奇巧,釉色之秀雅,均可称冠于世。
【批木网】瓷笔筒
但瓷制笔筒真伪非常难于辨别,对收藏者的专业技术要求极高。瓷笔筒的鉴赏收藏除了要看胎、釉的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釉的发色。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目前市场仿品、赝品很多,且价格奇高,踏足其中需慎之又慎。木笔筒。主要材质有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瘿木、榉木等。最具价值的是紫檀木、黄花梨这些木材的笔筒。鉴别木笔筒除要懂材质外,还应熟悉雕工刀法。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但凡木质器,只要用料上乘,只要是硬木,则就是好东西,收藏价值也就高。其实并不然,对于木笔筒还应从其工艺水平、年代早晚、产生的时代背景等诸方面综合评估,用料的高档与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比较典型的一件木笔筒是“明·鱼龙海兽紫檀笔筒”。此笔筒器表满浮雕鱼龙海兽图像,最引人瞩目的主角是气势慑人的二龙。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形态、风格与表现方式与其它造型奇古的海兽有异——二龙一为海水龙,一为腾云龙,它们本来就是明代龙纹两种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二龙各自盘踞在椭圆形状笔筒较宽的一面。身形较大的龙,以矫健之姿从海中翻腾跃出海面,激起汹涌波涛,龙身呈现双S形的盘旋姿态。龙首丰颐而突出,长喙巨开,脑后鬃鬣(音读:zonglie)分为两股向外奋张,神态威猛有力,成功地表现巨龙扭身转首,彷佛要破壁飞出的瞬间姿态,可说是整个浮雕最精彩之处。另一面,身形较小的龙则是腾云飞翔,身躯有部分出于画外,其势如从空中俯冲而下,迅即转身急停。它的龙爪向前探出,目光恰与另一龙遥相对望,两者俨然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从面对笔筒较宽一面的正面视角观赏之,可发现二龙的龙尾则又分别“藏”于笔筒较窄一面的波涛漩涡和卷云中,使二龙行藏更显得变幻莫测、迷离莫辨,犹如后世所形容的“神龙见首不见尾”。
【批木网】木笔筒
竹笔筒。目前最早的是南博藏明嘉靖、正德年间朱松邻制松鹤纹笔筒,朱松邻领采用的是圆雕竹刻工艺,刀法深峻,立意古雅。现今古物市场多见仿制品,其水平只能望名家项背。鉴定是否名家之作,先看笔筒时代风格,然后是皮包浆与雕工,最后看款识。竹制笔筒随着时间与环境温湿度变化,表皮会起物理变化——起皱不光整,希望藏家不要一味迷信名款。【批木网】竹笔筒
漆笔筒。北京故宫藏带“宣德”寄托款的戗金彩漆云龙笔筒为目前存世最早的漆笔筒,它的收藏价值在于笔筒制作工匠的名气,纹饰是创作还是仿作。其中镶嵌百宝的,还要看是否完整,有无后镶添补痕迹,原作无损品相佳则价高。【批木网】漆笔筒
象牙、玉质笔筒。目前市场较为少见,其价值也很高。玉质笔筒多见于清代。其中,白玉笔筒价值最高。牙、玉笔筒鉴定方法与一般鉴定玉器、牙雕的方法相似,与竹木雕鉴定法也有借鉴之处,或可按时代风格,表面包浆,雕工技艺依次鉴定。【批木网】象牙笔筒
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越小的艺术品,在制作上越是精细。笔筒作为古代文人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从来就不曾被忽略。可以说,笔筒收藏,不仅仅是一件文房用具的器物收藏,更是一种文化的收藏、历史的收藏。笔筒的养护
笔筒的养护最好不要用水洗。老笔筒表面的包浆和白皮物质,对笔筒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民间传世的竹木雕笔筒,其附着物已生根,要清洗掉必须加适量的肥皂水,但这样很伤老包浆。当然,经清洗后上核桃油的笔筒,不易生虫,是否需要水洗,应视具体雕件而定。
笔筒要用带壳的生核桃轧成的专用保护油,而不要用炒过的核桃仁轧油。带壳核桃轧出的油沉积物少,且含有一定水分,不燥,故不伤笔筒。熟核桃仁轧的油燥气大,抹上晾干后,笔筒易开裂。因老笔筒的大多数主人历代均有保养,所以,上油时只需用食指轻沾一点,以指尖肤面有油为度,将油抹在另一掌心,两手搓匀后,双手持笔筒把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油不可多,多了易回潮。
【批木网】木笔筒
切忌用各种刀具修刮笔筒上的附着物,这对雕件的原貌和品相都有影响。不要涂抹任何油漆和化学色料,专业书上虽有上漆一说,其利弊应该斟酌。老雕件本身有沉积多年的保养油和把玩的汗沁,上漆后很难干,虽能确保雕件不开裂,但这样做也就不会形成竹木自然色变产生的美感。有条件的收藏者,可将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存,采用此种方法保管,能确保恒温。也可制作专用的木质格子柜保管。专用保管柜气温在20℃至35℃,相对湿度在35%至40%时,下部放瓷器或其他物品,离地1米放竹木雕件。如温湿度过燥过高,可在室内放盆水,或放几本书于柜内。如收藏者住楼上,夏季过于干燥时,可放半杯水在格子上,但雕件与水杯要保持一定距离,要经常检查,不用时要及时取出。也可采用放旧报纸的方法,但报纸的回潮力较强,不宜多。要经常把玩和检查,发现长毛,及时用鬃刷清除。
凡是与 木材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分析不同类型床的标准尺寸【批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