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玺 | 方寸之地,普天之权【批木网】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早在商周时代,印章就已产生雏形。最早的印章普遍认定是战国古玺。“古鉩”或“古玺”应该是先秦印章的通称。后来,秦吞并六国,一向霸道的秦始皇,在印章问题上也有显明表现。在他统一后,就规定只有他的印章才能称为“玺”,而所有臣民的只能称“印”。
到了汉代就开始有了“印章”“章”“印信”“信印”的叫法。一些诸侯王和王太后承袭秦朝规定也把印章叫做“玺”。而“章”一般为军队的将军使用。
到了唐朝,武则天这女人事儿就多了,她觉得“玺”字与“死”字发音相似,“玺”又与“息”同音,所以就决定改玺为“宝”,唐玄宗以后,“宝”就作为了皇帝之玺的专用名称。从此以后的各朝代“玺”和“宝”就并用起来,但除此外,还有很多名称相继出现。
宋金的时候,印章又叫“记”“朱记”“图章”“图书”“合同”。为什么叫“合同”呢?印章作为表征权益的法物,在合同上常用之故(合同制在中国古代就有,判书、书契等合同的书面形式在《周礼》里就有记载)。现在有“合同章”一说,那是指在合同文本上盖的印章,与之前的意思已经大相庭径了。
【批木网】
【批木网】
【批木网】
【批木网】
【批木网】
【批木网】
来源:中国木材木业网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等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马头墙,徽派建筑的灵魂